首页 资讯 正文

青春力量进社区,专业服务暖民心

体育正文 189 0

青春力量进社区,专业服务暖民心

青春力量进社区,专业服务暖民心

成都的锦江,以前叫做(jiàozuò)府南河。在(zài)黄龙溪段镇级河长张圆儿时的印象中,府南河的“名声”可不是那么好。

“小时候常听老人讲,府南河也是‘腐烂(fǔlàn)河’。过去,走到河边就能(néng)闻到刺鼻的异味,大家都不敢用(yòng)河里的水。”张圆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说。

但现在不一样(yīyàng)了,经过多年的努力,这条河有了很大改观。

这个变化是怎么做到的?近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(xíng)2025年(nián)宣传活动来到成都,想要探寻(tànxún)答案。据了解,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“贯彻习近平生态(shēngtài)文明思想,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”。

锦江是(shì)成都的“母亲河”,有府河、南河(nánhé)两条干流,起于都江堰,于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镇出境。

黄龙溪国考断面是成都市锦江出境断面,餐饮污水、生活污水、养殖(yǎngzhí)污水等一度成为锦江生态治理的一块“心病(xīnbìng)”。

如今的黄龙溪(huánglóngxī)国考断面

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旷良义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,为了确保治理效果,成都市科学编制(biānzhì)了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(zǒngtǐguīhuà)、黄龙溪达标(dábiāo)和攻坚(gōngjiān)方案,高标准编制了节水、排水、再生水的专项规划。

“在具体组织实施上,我们创新采取了控、排、净、治(zhì)一体化改革。主要(zhǔyào)依托国有企业,整合流域区域的力量,成立流域治理综合平台,打破部门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障碍,实现全(quán)要素、全流域的统筹(tǒngchóu)治理。”旷良义说。

“治理的核心是截污。”旷良义进一步向记者表示,治污(zhìwū)问题在水里,根子在岸上。所以,坚持水陆并治,统筹实施岸线的截污非常重要(zhòngyào)。成都市累计完成了7000多公里的市政排水管网排查整治,累计敷设截污管涵23.1公里,修复病害管网1400余公里(yúgōnglǐ),新建19座(zuò)污水处理厂(chǔlǐchǎng),日处理能力提升173.5万吨。

“此外,水的问题和农村面源问题密不可分(mìbùkěfēn)。”旷良义表示,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也要同步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。“在这方面(zhèfāngmiàn),我们的经验是(shì)推广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(lìyòng)和循环,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。目前,成都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%以上。”

水质(shuǐzhì)提升只是第一步,维持更加重要。

“身为河长(hézhǎng),巡河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我每次巡河都会重点关注(guānzhù)河段的排污口情况,检查是否存在乱排的问题(wèntí)。”张圆在采访现场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
长期的巡河(xúnhé)工作,也让张圆逐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巡河经验。他向记者透露,核心就四个字(zì)——望闻问切。“望”河面有无垃圾,“闻”水体有无异味,“问”居民商户线索,“切”准污染源头、解决关键问题,排查整治20余个排水口(páishuǐkǒu),实现(shíxiàn)对污水全收集、全处理。

如今,通过持续(chíxù)治理,锦江流域水质优良率由2016年的69%提升至(zhì)100%,锦江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从2016年的劣V类提升至Ⅲ类及(lèijí)以上,连续59个月(截至(jiézhì)2025年4月)保持在Ⅲ类及以上。

为锦江再造一个“蓄水池(xùshuǐchí)”和“净化器”

锦江的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。记者了解到,除了黄龙溪下的功夫(gōngfū),成都市还于2013年启动了兴隆湖建设(jiànshè),为锦江生态治理打造了一个人工的生态“蓄水池”和“净化器(jìnghuàqì)”。

四川(sìchuān)天府新区水务局河湖管理处处长曾长寿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介绍,鹿溪河是锦江一条非常重要的支流,它直接影响到黄龙溪国考断面的水质。所以,对(duì)鹿溪河的治理具有(jùyǒu)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鹿溪河一兴隆湖流域(liúyù)水环境综合治理示意图

而兴隆湖位于鹿溪河(lùxīhé)的(de)中游位置,相当于一个雨洪资源利用的“蓄水池”、治水净水的“净化器(jìnghuàqì)”、水生生物多样性构建的“孕育场”,在鹿溪河流域中发挥生态涵养、水利调蓄、城市绿肺的功能。

谈到对这一水域的(de)治理,曾(céng)长寿十分感慨。他告诉记者,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。首先,要通过分洪蓄滞解决水多水浑问题。“我们以兴隆湖入(húrù)湖段原鹿溪河7.6公里老河道(hédào)为中心(zhōngxīn),新建2700亩河流型湿地,为兴隆湖上游蓄水、净水、滞沙。重塑连通兴隆湖进出水口的深沟,营造汛期快速排沙流场,增强泄洪排沙能力。”

同时,制定了《鹿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总体规划》,新建污水管网(guǎnwǎng)、污水处理厂,整治养殖场、“散乱污”企业、农家乐(nóngjiālè)等。

目前,兴隆湖水质已达到(dádào)全域III类、局部II类,透明度最深(zuìshēn)可达4米以上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(zài)现场看到,如今的兴隆湖犹如一块(yīkuài)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城市中。据最新统计,兴隆湖观测记录(jìlù)到的鸟类多达181种,其中水鸟70种,雁鸭类水禽单次统计的最大数量达4537只,这里已成为成都平原(chéngdūpíngyuán)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。

“水经济”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(péngbófāzhǎn)

成都市人大代表、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的家(jiā)就在兴隆湖边(húbiān),他向《每日(měirì)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作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兴隆湖边的“蓉漂”,这些年,他的生态获得感满满。

“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(láidào)这里时(shí),眼前还是一片低洼地。如今(rújīn),这里已变成一个清澈湖泊。”刘毅进一步向记者表示,现在,每天都有大量市民来这里晨跑、观鸟、参加科普活动,周末更是热闹非凡。

不仅环境变美了(le)(le),兴隆湖水质的提升还吸引更多产业(chǎnyè)在周边落户。刘毅告诉记者,华西医院分院选址湖畔,天府(tiānfǔ)中学建设湿地教室,还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都(dōu)来到了这里。“我能明显感受到这片区域人气在提升。这一切都证明,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优质的营商环境。”

“时隔二十年,我们黄龙溪(huánglóngxī)再次(zàicì)举办了(le)三届龙舟赛、两届冬泳比赛。”张圆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介绍,水生态的(de)改善也直接带动了黄龙溪的文旅项目蓬勃发展。数据显示,2025年端午节期间,黄龙溪镇共接待游客21.72万人次,同比增长(zēngzhǎng)57%;实现旅游收入2318.3万元,同比增长50%。

(本文(běnwén)图片均由每经记者张怀水摄)

青春力量进社区,专业服务暖民心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